首页

中药材 / 余甘子

“余甘子”在《中国药典》
“余甘子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余甘子

《中国药典》

【来源】 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。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余甘子 Phyllanthus emblica L. 的干燥成熟果实。冬季至次春果实成熟时采收,除去杂质,干燥。

【性状】 本品呈球形或扁球形,直径1.2 ~ 2cm。表面棕褐色至墨绿色,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,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 棱,果梗约1mm 。外果皮厚 1~4mm ,质硬而脆。内果皮黄白色,硬核样,表面略具6 棱,背缝线的偏上部有数条筋脉纹,干后可裂成6瓣。种子6 ,近三棱形,棕色。气微,味酸涩,回甜。

【性味归经】 甘、酸、涩、凉。归肺、胃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 清热凉血,消食健胃,生津止咳。用于血热血瘀,消化不良,腹胀,咳嗽,喉痛,口干。

【用法用量】 3~9g,多入丸散服。

【贮藏】 置阴凉干燥处。

【摘录】 《中国药典》

余甘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【拼音名】 Yú Gān Zǐ

【别名】 滇橄榄、橄榄[云南.四川]、庵摩勒、油柑子

【来源】 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余甘子 Phyllanthus emblica L.,根、叶、树皮等亦可入药。根、树皮全年可采,鲜用或晒干;叶春夏采,鲜用或浸渍用。

【性味归经】

果:甘、微涩、凉。

根:淡,平。

叶:辛,平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果:感冒发热,咽喉痛,咳嗽,口干烦渴,牙痛,维生素丙缺乏症。

根:用于高血压病胃痛,肠炎,淋巴结结核。

叶:祛湿利尿。用于水肿,皮肤湿疹。

【用法用量】 果:10~30个,根:0.5~1两,叶3~6钱;外用适量,煎水洗患处。

【摘录】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上一项:谷芽(粟芽)
下一项:皂角刺(天丁、皂丁)